无济于事的成语故事


无济于事

拼音wú jì yú shì

基本解释济:有益。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。比喻不解决问题。

出处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:“我岂不知贼兵众盛?就带你们同去,亦无济于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无济于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无济于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。”
辙鲋之急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篇》:“车辙中有鲋鱼焉,曰‘我东海之波臣也,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
妇人醇酒 语出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秦数使反閒……公子(无忌)自知再以毁废,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,日夜为乐者四岁,竟病酒卒。”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,若有些儿好歹,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
举世混浊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酒能乱性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16回:“酒能乱性,色是败真。财乃致命,气动杀身。”
常年累月 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一章:“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、官灾、绑票、械斗。”
新官上任三把火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福军。你新官上任三把火,乱烧一通,迟早要犯大错误呀!”
共商国是